眾所周知,人體重要系統(tǒng)的機能水平到中老年后就會降低。年齡引起的機體各細胞、組織以及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改變以及不可逆損壞都是值得注意的,這將改變機體的代償能力和適應性反應。
從理論和實際兩方面來研究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是相當重要的。對于“年輕的老年人”概念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,因為這不僅有生物學意義,還具有社會學意義。根據(jù)我國(俄羅斯)使用的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分類標準,年輕的老年人是指60~75歲的男性和55~75歲的女性,我們的研究也使用這種分類標準(后文中的老年人均指該年齡段的人)。給該年齡段的人進行詳細的醫(yī)學檢查是比較困難的,因為他們活動不便,病理學情況較復雜,而且許多功能測試都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試劑。
本研究的目的是借助天目身心健康風險評估系統(tǒng)檢測出老年人機體適應機理的早期紊亂。該儀器通過數(shù)據(jù)處理,可得出機體的健康狀態(tài)和健康走向,適合于療養(yǎng)院(所)和康復中心。
最近五年中,在新西伯利亞地區(qū)老年學中心的療養(yǎng)院我們對240個(包括125個女性,115個男性)年齡在60~70歲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。其中女性平均年齡為62歲,男性平均年齡為65歲。所有被測者都接受了同步的醫(yī)學檢查(血液、尿液分析,心電圖,兩次脊柱X射線檢查,艾滋病免疫學分析)。
檢查標準:
—慢性病的急性發(fā)作;
—所有病理原因引起的發(fā)燒;
—慢性腎功能不全(肌氨酸>300mkmol/l或者轉氨酶增幅大于3倍);
—心力衰竭Ⅲ級或更高;
—艾滋病、肺結核、惡性腫瘤、血液和過敏性疾。
—精神性疾病;
—用胰島素、低糖藥物、甲狀腺疾病藥物進行藥物治療;
—II和III級肥胖;
事實上在60~70的年齡段內不存在絕對健康的人,因此所有的參加該項研究的人都同樣有慢性病變。
以下是被檢者的主要疾病特征分類。
檢測組 |
總數(shù) |
男性 |
女性 |
脊椎骨軟骨癥 |
84 |
45 |
39 |
慢性胃腸道疾病 |
42 |
24 |
18 |
關節(jié)炎 |
34 |
16 |
18 |
綜合性疾病 |
80 |
30 |
50 |
表一 被測患者分組
這些被檢者都屬于健康范圍以外。
天目身心健康風險評估系統(tǒng)可以:
—在非常短的時間(30s~3min)內獲取被檢者機體功能狀態(tài)的信息并通過分析以三維體電圖顯示結果;
—確定機體功能狀態(tài),顯示器官及系統(tǒng)的生理及病理變化;
—使用專業(yè)圖象程序重建器官的功能狀態(tài);
—評估治療的有效性,包括植物療法、理療等等,且能給出變化的定量指標(用百分數(shù)表示)。
使用天目身心健康風險評估系統(tǒng)可對兩次檢測結果進行動態(tài)比較,并直觀顯示改善或者惡化情況。
該儀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頭電極、手電極、足電極采集人體22個體區(qū)的電容、電阻等動態(tài)電生理信號,電極發(fā)出正負極變換的脈沖電刺激,對人體的頭部、身體和四肢進行自動掃描,該電刺激對機體來說是一種生理信號,不會讓患者感到不適。檢測結果可以以文本形式顯示在輔助計算機上并且打印出來。儀器—醫(yī)生—病人的交流和互動可以幫助校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本研究的主要任務是找出機體功能快速評估、健康狀態(tài)快速評估的標準,根據(jù)檢測結果制定各種保健計劃,這也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使用缺氧測量模式(呼氣后延遲吸氣)的原因。測試結果見下表(124個受試者)。
時間 |
評價 |
病人數(shù)量 |
男性 |
女性 |
休息時是否出現(xiàn)呼吸短促 |
0~5s |
低于標準 |
23 |
8 |
15 |
否 |
6~10s |
低于標準 |
31 |
14 |
17 |
否 |
11~15s |
低于標準 |
24 |
11 |
13 |
否 |
16~20s |
低于標準 |
22 |
13 |
9 |
否 |
21~25s |
標準 |
25 |
14 |
11 |
否 |
表二 缺氧測試結果
從結果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僅有25個患者(22%)在缺氧測試中表現(xiàn)出的功能狀態(tài)是符合標準的(數(shù)據(jù)來源V.S.Novikov,1992)。然而在臨床上,所有人的表現(xiàn)似乎都不錯:無疾病,休息時未出現(xiàn)喘氣現(xiàn)象,動脈壓和脈搏數(shù)均正常,這說明老年人處于健康隱患狀態(tài)下的占絕大多數(shù)。
更深入的調查表明,對于老年人最理想的保健方法是步行。所有年齡段的人每天都要步行。我們找出了一種使用AMSAT體電圖儀檢測老年人機體的生理變化的方法:進行兩次基礎測試,在步行前以及步行15~20min后。我們比較了機體狀態(tài)、情緒壓力指數(shù)、自主神經系統(tǒng)狀態(tài)、組織耗氧量、風險偏差因子這些參數(shù)。經過結果分析,這些參數(shù)的變化情況與臨床診斷、生物化學檢測是相符的。因此在研究過程中,我們通過對這些參數(shù)的變化確定治療方法:植物療法、理療、毫米波治療或者步行鍛煉治療。
在22~24天后再用AMSAT體電圖儀復檢。以下為疾病風險偏離因子參數(shù)的變化。
分組 (疾。 |
總數(shù) |
偏離因子變化 |
|||||
生理最佳態(tài) |
機能亢進 |
機能衰退 |
|||||
治療前 |
治療后 |
治療前 |
治療后 |
治療前 |
治療后 |
||
脊椎骨軟骨癥 |
84 |
18 |
57 |
24 |
8 |
42 |
19 |
慢性胃腸道疾病 |
42 |
7 |
25 |
16 |
5 |
19 |
12 |
關節(jié)炎 |
34 |
10 |
22 |
15 |
7 |
9 |
5 |
綜合性疾病 |
38 |
18 |
17 |
4 |
5 |
16 |
16 |
對照組* |
42 |
16 |
15 |
9 |
8 |
18 |
19 |
表三 被檢者疾病風險偏離因子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
*對照組是用天目身心健康風險評估系統(tǒng)檢測但未接受治療的。
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在后兩個組(綜合性疾病組和對照組)在治療前后幾乎無變化,對于脊椎病癥、消化道疾病及關節(jié)炎疾病在針對性治療前后變化很大,改善趨勢明顯——這與我們進行針對性調養(yǎng)的客觀效果是一致的:也就是說對于評估治療的有效性和進行疾病預報來說,使用天目身心健康風險評估系統(tǒng)進行快速檢測是具有效率的,對于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狀態(tài)更是如此。